“预制菜+徽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蓝龙虾”、小龙虾也可以轮番养?虹鳟、青虾新品种能逐步提升良种覆盖率?在安徽省合肥市于5月12—14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亮相,让观展者不仅品尝到了臭鳜鱼预制菜、臭鲈鱼预制菜及虾酱等各式水产美食,也感受到了我国渔业十足的“科技范儿”。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据统计,2021年养殖产量达到5394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80%,占世界养殖产量6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渔业国。其中,海水养殖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扩大,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本届渔博会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科技先行,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旨在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渔业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50多家参展单位,带来逾万种参展产品,其中不仅有各种水产品、休闲食品和海洋观赏鱼,还有很多渔业高科技——集数据监测采集和智能控制于一体的智慧渔业物联网控制柜、大载重无人机、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全自动转鼓过滤器等。
一台高大的控制柜吸引着参观者驻足观看,北京华通信联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崔旭打开控制柜门,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连接线路。崔旭介绍,该控制柜被称为智慧渔业物联网控制柜,是集数据监测采集和智能控制于一体的智能采集控制柜,具有养殖环境信息全面感知、养殖数据实时监测与量化分析、养殖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现场操作智能化控制等管控功能,极大的提升了渔业养殖的精准性、科学性,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水质污染,实现绿色养殖。“看起来很复杂,会不会不好操作。”一位养殖户问道。“不会,这款控制柜配套有手机App,降低使用难度,同时公司会派出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售后服务,为使用者答疑解惑。”该公司还带来了大载重无人机,其可在宽广水域进行定点投料、自动巡航、定向侦查等飞行作业;渔业守护者,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能在重点区域、边境等复杂环境采集视频,并弹出报警视频画面。
“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水上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传统渔业生产有机融合,探索出一地多用、生态友好的绿色发展新路。安徽皖能光伏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将空间利用率逐步提升,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补光技术,采用“棚顶光伏+中间种植+下层养殖”的立体生产方式运营。工作人员介绍,现建有两座光伏玻璃大棚,棚顶敷设680千瓦光伏板,年发电约68万度。一期3.5亩B棚在集装箱箱和棚顶光伏板之间建有约一亩悬挂式草莓种植设施。B棚下层建设38个养鱼用集装箱和配套的智慧渔业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采用工业化养殖方式养鱼。“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草莓约2500斤,年产各类鱼产品15万斤。”工作人员表示。
“稻渔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等种养模式,想必大众已经耳熟能详,那么“两虾轮作模式”你听说过吗?一款通体呈蓝色的小龙虾(以下简称“蓝龙虾”)在玻璃鱼缸里挥舞着钳子,安徽盛世民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蓝龙虾学名红螯螯虾,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养殖3—4个月能长到50—100克,最大个体能长到1斤左右,是普通小龙虾的4—5倍。“两虾轮作模式即蓝龙虾—小龙虾轮番养,公司在5—9月养殖蓝龙虾,10—3月养殖小龙虾,以提高塘口使用效率,同时,不一样的养殖时间也能轻松实现反季上市、增加收益的效果。”蓝龙虾的成品虾一般50克以上起售,市场售价在每公斤100—200元,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强劲需求量的带动下,该虾正成为水产新秀。
臭鳜鱼是徽菜代表作,预制菜是近年来餐饮领域的超级风口,当两者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展会上,来自鳜鱼原产地安徽省池州市的安徽小嘴歪歪食品有限公司带来了臭鳜鱼预制菜。工作人员介绍:“经过长达40天古法腌制的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完全发酵的鱼肉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又具有蒜瓣一般的肉感。预制菜的发展,让臭鳜鱼能‘游’上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只需加入油和辣椒简单烹制,就能吃上正宗的臭鳜鱼。”
除了臭鳜鱼预制菜,在展馆另一边,臭鲈鱼预制菜也散发着阵阵“香气”,吸引着人们前往品尝。芜湖将军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用徽菜腌制工艺制作的鲈鱼,肉质细腻、口感滑嫩,相比较长达40天的古法腌制工艺,该公司选择将新鲜鲈鱼送至工厂加工,工厂化腌制的臭鲈鱼仅需要10余天,就可发酵完全做包装售卖。问及为什么选择鲈鱼,工作人员表示,鲈鱼高密度养殖技术逐渐完备,产量的提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平均一条臭鲈鱼预制菜售价为20—30元,低廉的价格让安徽本地人也愿意买单,近几年销量不错。
水产种业是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而水产种业正是现代渔业的“芯片”。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2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达52.8%,良种对我国水产增产贡献率为25%—30%。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水产品产量6869万吨,比2021年增长2.7%。
在上海海洋大学展厅,一缸小虾放在了展厅中央的位置,该虾是青虾“鄱阳湖2号”新品种,是上海海洋大学牵头选育,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新品种。上海海洋大学学生柏皓天介绍,该品种是以江西省鄱阳湖地区野生青虾为基础群体,经过两年的群体选育技术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鄱阳湖青虾相比,其生长速度平均提高23.1%,平均变异程度低于8.7%,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规格整齐等优点。“在池塘精养养殖模式下,每亩投10万尾青虾,亩产能达到160—200斤,扣除苗种成本、饲料成本等费用,纯利润能达到5000—10000元左右。”柏皓天说道。下一步,青虾“鄱阳湖2号”将提供给鄱阳湖及周边省市区青虾养殖产业,以逐步提升良种覆盖率。
虹鳟具有味道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人工繁殖简便等特点,是我国鲑鳟鱼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养殖产量占到我国鲑鳟鱼总产量的90%。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鲑鳟鱼养殖总产量约为3.83万吨,其中鳟鱼养殖总产量约为3.58万吨。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展台,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工作人员介绍,该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虹鳟相比,22月龄鱼体重提高19.28%,雌性率为96.7%。“在进行混合性别群体养殖时,由于性成熟年龄不同,雄鱼往往比雌鱼先停止发育。若群体为全雌鱼的单性别养殖,可相对延长养殖周期,使商品鱼规格更大、整齐度更高。”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将逐步优化我国虹鳟养殖结构,为我国鲑鳟种业的提档升级做出贡献。
1月18日,四川省阆中市阆中古城,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在表演节目欢度腊八节,喜迎农历新年。这是参演的小朋友在表演。 春节临近,神州大地年味渐浓。 新华社发(王玉贵 摄)
要说冬季什么最能抚慰“吃货”的心,街头香喷喷的烤红薯一定榜上有名。 不过,烤红薯的“兄弟”——蒸红薯的待遇似乎就差一些,不少人觉得后者不如前者好吃。最近,“烤红薯为什么比蒸红薯更美味”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那么,烤红薯比蒸红薯更香甜的...
- 2024-02-03《原神》主板调试第七关和第八关攻略
- 2024-02-03斯柯达-太平洋汽车
- 2024-02-03国能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水岛EPC招标
- 2024-02-03微信呈现这两个界面立刻停手 常见十种欺诈套路 杀猪盘最惨
- 2024-02-03自清洗过滤器的常见毛病以及扫除办法
- 2024-02-03奥迪a3微粒过滤器毛病怎么办